我是一束微光



       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影《一个都不能少》和《美丽的大脚》,你是否还记得那两位平凡而伟大的乡村教师?从魏敏芝、张美丽两位老师身上,我们看到,为人师表,不但要有渊博的学问,还要有高尚的思想,时时处处率先垂范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拥有一种优秀的品格——师德。
       
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、道德情操、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,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,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。教师师德高尚,学生才能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,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       
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,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,将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。可以说,师德兴则教育兴,教育兴则民族兴。作为一名班主任,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,我认为,师德建设有一条重要原则,即:爱的原则。
       
教育家陶行知说过: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”冰心也说过:“有了爱,便有了一切;有了爱,才有教育的先机。”一个内心充满爱的老师,必将会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温暖、阳光的种子,进而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一个内心充满爱的老师,必将视学生的前途为己任,进而爱岗敬业,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;一个内心充满爱的老师,必将公平、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,进而激励他们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。
       
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说过:“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,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。”因此,作为一名教师,必须像一面旗帜,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言行举止的标杆,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。以身作则,要求学生做到的,自己必须率先垂范,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、可佩,从而形成示范效应。
       
师德的最境界不是说教,不是唠叨,而是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,是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。就拿国家的“双减”政策来说,我们本着对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对学生培养的使命,认真探索“双减”政策之下的教育教学将走向何方。通过多种尝试和总结,我们得出结论:“双减”政策绝不是降低教育教学的标准,而是将教育的方式“知识灌输”转向“能力培养”,逐步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成能力素质。
       
2021年7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》,“双减”政策之下,如何才能做到“减负不减质”呢?作为班主任,我们探索出了一套“加减乘除”的经验:“减”轻学生负担,增“加”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,巧用“乘法”,成倍扩大良好教育手段的影响力,“除”去唯分数论等不良观念,如此一来,“减负”政策必将成为孩子一生中的财富。“双减”政策,减掉的是“内卷”“攀比”,留下的是“学校正位”“家庭本位”“社会归位”。“双减”不是“躺平”,而是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再起航!
       
“双减”政策对老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,而是更高了。教师思考的是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,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效率、提升作业品质、丰富课后服务。为了确保孩子们在“双减”政策之下能力素质不降反升,我们积极开展课后育人活动,通过微信、视频、网站等多种家校互联方式,提高课后服务质量。一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,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。二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,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、文体、艺术、劳动、阅读等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。三是积极组织社区志愿服务、养老院爱心服务、环保小卫士等公益活动,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       
人生价值最终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。有人说,只有爱因斯坦、杨振宁、霍金这样的泰斗级人物才谈得上事业,我们普通人只有一份职业。这话本没什么错,但是我们要是拿出把工作当事业干的劲头,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。作为一名普通教师,我们在“师德”这一崇高精神的指引下,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,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,我们也就做出了自己小小的贡献,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。
       
青年歌手华晨宇有一首歌曲,歌名叫做《微光》,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:“也许我是一道微光,能让你拥有灿烂的锋芒,在寂寞的时分无论飞向何方,我也会绽放给你无限微光……”  
       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束微光,虽然普通,虽然平凡,但只要我们恪守“师德”,凝心聚力,无数的微光,必将会照亮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光明未来!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供稿人:张云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