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,那是拔节的声音



       镜头一:开学典礼
       
因疫情延迟了开学。开学典礼,迟到但不会缺席。
       
进行曲响起来。我带着我的“满天星”走出教室。路上,看着一年级那歪歪扭扭的队伍,听着队伍里那叽叽喳喳的交谈,再看看带队老师那一早就湿透的衣背,我有种解脱的快感!是的,比起一年级的慌乱,我似乎可以穿上公主裙,从容地从教室走到操场。
       
去年开学的那几天我是怎么过来的,干了些什么,脑子里一片空白!大脑真的会选择性失忆,因为它知道——那是痛苦的、不堪回首的经历。旁边一年级的老师不停地“镇压”着他的兵,可这“镇压”如同在捏气球:这里捏下去了,那里又鼓起来了。瞧,有个小女孩,她的老师没让她举班牌,瞬间哇哇大哭起来,人家才不管你什么开学典礼不典礼的。
       
再看看我们这边的队伍,仿佛是经过军训的一样,抬头挺胸那是标配;手臂伸直指尖挨裤缝那是标杆动作。队伍里,除了传来呼吸声,再找不到第二种声音——不,这队伍了分明还有一种声音,那声音反复在说:我从左边的队伍蜕变成右边这样,经历了365天,从一年级到了二年级!    
       
你们听到了吗?
       
镜头二:班干部竞选
       
班干部竞选和分享暑期见闻同时进行。有的有备而来,有的临场发挥,不同的表现,折射出不同的态度。是的,态度决定高度。
       
上台后,大部分孩子都会有扯衣角、不停动脚等小动作,我似乎看到了他那“扑扑”乱跳的小心脏,发现了他一片空白的大脑……胜负成败很容易见分晓,不一会儿,竞选结果就出来了。
       
但是,我并没有打算让这样的活动画上句号。因为,孩子们的窘迫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生长点。
       
于是,课前三分钟的分享活动在班上如火如荼进行起来。就这样,不停地看别人讲,不停地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,他们开始从课件,到语言,到仪态,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。有时候一场分享会,会听得我这个师父自愧不如。
       
镜头三:课堂“程咬金”
       
课堂上,有时候我们老师讲得如痴如醉,觉得能惊天地、泣鬼神,可是,就是不能阻止突然杀出的“程咬金”。
       
看,这个小朋要在干嘛?
       
研究日晷?学鲁滨逊?总之,孩子的世界里永远都不缺玩具。但是,这是在课堂上!到底该不该发火?如果发火,这火烧伤了孩子,还烧到了自己,是不是两败俱伤?
       
想了又想,觉得这时候,对待这样的“程咬金”,用幽默的语言吸引过来,是最佳做法。于是走过去拿起他的“玩具”说:“我猜,你这是在帮寒号鸟做简易钟表,告诉它:日上三竿啦,快起床去搭窝吧。那我就帮寒号鸟收下了,谢了哈,兄弟!”顺手,把这“玩具”收走,放到讲台上。
       
这样的“程咬金”经常不按常理出牌,不分场合出现。但,我们只要多一分幽默,心中多一份等待,一定能听见他们拔节的声音。

(供稿:向勇)